[广播]新增骰子对战游戏骰子英雄
【第2页后的内容】他只在部队2年8个月,当时部队津贴最高每月只8元,就算他拿最高津贴标准,合计收入只有256元,仅他的一小部分事迹就噎支出三百多元。2011年还报道过雷锋在抚顺某储蓄所存款100元,雷锋捐款加存款有400元左右,另外雷锋生前有手表、皮箱、毛料衣服等当时罕见的奢侈品,包括当时在天安门前照的相,似乎消费很超前,钱从哪里来的?
  2.好事从不留名吗?   
报道说,雷锋做好事从来不留名。然而,有案可查的就有:雷锋1961年2月15日,给抚顺市望花区工农人民公社祝贺信;1959年12月13日,雷锋致姑嫂城公社领导的信;1960年8月28日,雷锋致辽阳市委的信;1961年1月18日,告诉看见一堆漏掉的水泥,带回装进节约箱;1961年2月16 日,雷锋写慰问信给抚顺市西部医院的全体休养员;60年6月初帮助一个老太太,请老太太吃饭,给老太太买车票。所有这些好事后面都留下7343部队15分队战士雷锋的名字。   
3.前后矛盾:
  一次突然下雨,工地上散放着7200袋水泥,他先说自己和二十多个小伙子,用雨布和芦席盖,避免国家财产受到重大损失。但一年后又说成是”把自己的棉衣、被子拿去盖”。
  4.匪夷所思的节约故事:
  报道说,雷锋的牙刷使用了七八个月了,毛都掉了一半了,还舍不得丢掉。(仅七八个月毛就掉了一半,部队用的是伪劣产品?)雷锋当兵不到一年,居然毛巾就出了个大窟窿,还继续使用(部队的毛巾是统一摆放的,允许雷锋把大窟窿毛巾挂在营房?)雷锋穿过的袜子,补了一层又一层,最后,完全改样了,还舍不得丢 (傻瓜才一层又一层补袜子,真的节约,可以拆掉旧补丁再补新补丁。)他用的部队的搪瓷脸盆、漱口杯,上面的搪瓷几乎全掉光了,也舍不得买新的(雷锋入伍一共两年零八个月,这么短时间,搪瓷怎么会掉光?)
  5.荒唐的违反军纪:
  雷锋做报告说,自己去团里去开会,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小孩,衣服很单薄,脱下自己的棉裤,送给了他。可是,部队军纪不允许把武器、被服送给老百姓,而且,当时的棉裤是裤面和裤里加棉花缝在一起的,没有罩裤。难道雷锋穿着衬裤光着大腿到团里开会?
  6.难以置信的半夜壮举:
  雷锋在自己的报告中说:一个严寒的冬天,雷锋等战士睡在一个简陋营房里。半夜,雷锋发现炉子座板把地板烧坏了,立刻,从外面打来水,把炉子浇灭了,又把地板上火浇灭了,把窗户、门都打开了,屋里变得非常冷。又到外面找来小木头柴,把炉子重新点燃。可是,简陋营房怎么会铺地板?炉子座板是隔绝煤炭的热辐射,防止地板被烤焦,能 把地板烧坏?雷锋半夜里那么大动作,他的战佑然一个都没醒?  
 学习毛选的奇效:  
 雷锋对自己学毛选的”钉子精神”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:   
“懂得格命道理才能做毛租息的好战士。我也积极学习毛租息著作,挤时间学,有时晚上学习太晚,头昏,我就洗一洗脸……利用开饭前后,有时连到厕所也不放过学习”   还举例说,他学理发,开始时学不会,学过毛选后,就会了。他扔手榴弹,不及格,学毛选后,就及格了。  
 毛选居然有如此神奇功效!   
在那个年代,曾经炮制了一个又一个大谎言,诸如:一亩地可以产十万斤粮食,铁锅可以炒出钢来,超声波可以催产,到后来的盐卤可以包治百病,针灸可以麻醉等等…。雷锋叔叔也是那个年代的产物。  
 我们都说,雷锋做好事从来不留名,可是都记在了日记里。  
 雷锋三次捡粪的先进事迹:   
第一次:
  在 1960年的一次录音报告中,雷锋说:“比如,我在过去的一年当中,我想到,一定要在新的一年当中,多做更好更多的成绩。因此,我连过年所放的假都没有休息,我去捡大粪,初一初二那两天我一共捡大粪600来斤。我想到这也是响应D的号召,大积肥,也搞了卫生运动,也能够促进农业生产。”(这次录音报告以 “一辈子学习毛著”为题收入《雷锋全集》)   
第二次:  
 第二年,1961年2月15日,雷锋记述道:“今天是古历大年初一,全连的同志都高高兴兴地到和平俱乐部看剧去了,我呢?为了在中国新年期间给人民做一件好事,吃过早饭后,我背着粪筐,拿着铁锹到外地拣粪,大约拣了300来斤粪,我送给了抚顺望花区工农人民公社,……”
  第三次:
  两天后的2月17日,雷锋在日记中又写道:“今天是中国新年假期的第四天,吃早饭的时候,……我一边吃饭,一边想:中国新年五天假期过完了,19号就要开始冬训。为了响应D的号召,支援农业第一线,争取今年农业大丰收,我还是去多积点肥,支援人民公社,这样做有两个好处。第一,以实际行动支援农业,对社员们是一个鼓舞,同时也更密切了军民关系。第二,替居民搞了卫生。因小孩在屋前屋后拉了很多大粪,看起来脏得很,我去把大粪捡起来,给居民把地扫干净,这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,既搞了卫生又积了肥。说干就干,我推着手推车,拿着铁锹和粪筐,走到了望花区北后屯,看见了工人住宅的屋前屋后有很多一小堆一小堆的粪便,我便立刻捡了起来。到了下午2点钟,我捡了满满一车粪,送给了望花区工农人民公社。人民公社的负责同志们都很受感动。……”
  以下分析基于如下常识及假设:  
 1.成人每次排便100~300g重,考虑到风干、遗漏等因素,平均按每砣粪便150克计;儿童减半为75克。  
 2.部队中国新年假期期间早8点吃完早饭并出工。   3.辽宁中国新年期间正是寒冬季节,下午5点天黑;气温均在零下10几度,绝大部分粪便是冰冻在地上的。
  4.雷锋所用的粪筐最大载粪量为60斤。  
 4.在平均负重30斤最高负重60斤且一边步行一边寻找目标的情况下平均步行速度为每秒1米。
  5.满满一手推车的粪便为300斤(辐条式双轮手推车最小满载重量为500公斤,既1000斤,这里按300斤算)。
  6.雷锋捡粪的过程中没有走任何冤枉路,即每次都由空筐开始,当到达积粪堆时刚好捡起最后一砣。  
 7.放下粪筐停下脚步用时2秒,铲起冰冻的粪便并装进粪筐用时8秒,背起粪筐迈出脚步用时3秒。即雷锋每铲起一砣冰冻的粪便用时13秒钟。   
8.在辽宁冬天里,室外的粪便是“捡”不起来的,必须用力铲,甚至用镐刨!
  9.雷锋捡粪时每碰到过拉稀坏肚子的粪便,或者碰到了也无视。  
 第一次,1960年中国新年初一初二:   
“初一初二那两天我一共捡大粪600来斤”,平均每天300斤。
  平均每天300斤,   假设这300斤粪便里成人和儿童的粪便各占一半,   且雷锋早8点开始捡粪一直捡到下午5点天黑,一共9小时不吃不喝不休息。  
 设300斤粪便一共是 X 砣   
则:(X/2)×150 (X/2)×75 = 300×500  
 X = 1333.33砣
  捡粪动作需时:13秒/砣* 1333.33砣 = 17333.33秒,约等于4.82小时
  
步行时间:9小时 – 4.8小时 = 4.18小时,即15048秒
  则每发现一砣粪便用时:15048秒 / 1333.33砣= 11.29秒
  如果假设4成立,则雷锋每走11步就有一砣粪便!  
 第二次,1961年中国新年初一:  
 “今天是古历大年初一,全连的同志都高高兴兴地到和平俱乐部看剧去了,我呢?为了在中国新年期间给人民做一件好事,吃过早饭后,我背着粪筐,拿着铁锹到外地拣粪,大约拣了300来斤粪,我送给了抚顺望花区工农人民公社,……”
  这次和第一次类似,粪量也相同。这次雷锋说明了使用的工具是粪筐和铁锹,并且“送给了抚顺望花区工农人民公社”,遗憾的是雷锋没说明捡粪的地点到花区工农人民公社的粪点有多远,如果比较远的话,除去5趟送粪的时间(一共300斤,每筐60斤),雷锋捡粪时可能就要每走8、9步就有一砣屎!
  第三次,1961年中国新年假期的第四天:
  “说干就干,我推着手推车,拿着铁锹和粪筐,走到了望花区北后屯,看见了工人住宅的屋前屋后有很多一小堆一小堆的粪便, 我便立刻捡了起来。……到了下午2点钟,我捡了满满一车粪,送给了望花区工农人民公社。”
  这次和前两次不同:1.这次雷锋有针对性地捡小孩的粪便(“因小孩在屋前屋后拉了很多大粪,看起来脏得很”;“有很多一小堆一小堆的粪便”);2.雷锋用了手推车;3.明确地说明了结束的时间在下午2点。
  依据雷锋前两次捡粪的粪量,以及这次对粪点的事先摸底了解,并动用了公家的运输工具手推车来判断,这次的粪量肯定不会少于前两次,如果用粪筐就可以的话,雷锋绝对不会动用公家的运输工具。因此推断此次粪量大于300斤,这里按300斤算。  
 假设雷锋早8点开始捡粪,不吃不喝不休息一直捡到下午2点,一共6小时。
  设300斤粪便一共是 X 砣儿童粪便  
 则:X×75 = 300×500
  X = 2000砣
  雷锋共用时:6小时 = 21600秒
  则平均每砣粪便用时为:21600 / 2000 = 10.8秒
  雷锋每铲起一砣冰冻的粪便并装进粪筐用时8秒,则雷锋找到下一砣粪的时间为10.8 – 8 = 2.8秒,这么短的时间只能说不是在找了,这里的粪是一堆接着一堆、一砣接着一砣!  
 雷锋同志啊,你这哪里是在捡粪?你分明是在粪坑里!
  唉~可怜的抚顺…… <<第1页
photo
签名:玩
心情:支持
投票:今天0,昨天0,总0票
离开的人越来越多,留下的人越来越重要
作者:男元帅
勋章:14级
鲜花(0) 蛋蛋(0)
9楼.苹果树:俺真佩服搜索资料的人!真的是一流!能做得如此详细。>>
8楼.世纪星辰:唉>>
7楼.易水寒:天朝一切都是假的!>>
6楼.板凳:哎,影响了几辈人的雷锋精神也经不起申计检查啊。>>
网友回复(9)
返回上级 打工一族

详细回复 文件回复(2.0)
下篇: 发帖多能加快升级吗?
上篇: 当今中国
返回社区
情缘»社区»论坛»交友»导航
欢迎:注册|登陆
切换:炫彩界面
书签:M.Yiw520.Com [23:53]